新澳门开奖记录十开奖结果
  • 首页
  • 新澳门开奖记录十开奖结果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机器人助医生手术 探入咽喉深处“拆弹”

    发布日期:2025-03-06 16:52    点击次数:185

    专家使用达芬奇机器人在手术中。

    近日,61岁的“老烟枪”刘先生刚熬过食管癌放化疗,却发现自己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到医院检查后,得知喉咙里长了一个“肉疙瘩”,又一次确诊癌症——喉癌。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刘先生四处打听,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中山七院的团队使用达芬奇机器人,成功为刘先生切除喉-会厌-舌根癌。

    喉癌是发生在喉部的恶性肿瘤,事关人体发声、吞咽、呼吸的“生命要道”。许多患者为了根治肿瘤,不得不接受半喉或全喉切除术,成为听得见却不能正常发声的“无喉人”,甚至需要永久性气管造口,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可以说喉癌是能够同时摧毁生理功能和社会属性的疾病。

    刘先生的喉癌病灶广泛,已经转移至他颈部两侧的淋巴结。除了食管癌放化疗和血管狭窄冠脉支架植入术病史,他还患有肺部疾病,对大手术的耐受力较低。面对多重高危因素,中山七院耳鼻咽喉科樊韵平主任团队为他制定了一套“组合拳”式治疗方案:第一步,把肿瘤“打虚弱”:通过术前两周期诱导化疗,使癌灶明显缩小;第二步,手术“直捣黄龙”:请出“黑科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从口腔入路切除病灶。随后经颈部切除转移的淋巴结,以绝后患。

    传统喉癌手术,需要从皮肤表面切开甲状软骨,产生较大的手术切口,术后恢复慢,留下明显的手术疤痕。而机器人手术看得清、够得着、做得稳,可以用机械臂从口腔“长驱直入”,避免体表切口和体腔内外贯通,尽可能地保护患者的生理功能,实现“保喉”的愿望。

    达到手术条件后,樊韵平与主治医师涂翔在中山七院特聘专家、中山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黄晓明教授的指导下,为刘先生做了这台手术,进行毫米级的“拆弹行动”。手术过程中,机械臂经口腔探入咽喉。高清内镜显示,肿瘤已经侵犯咽喉多个部位。樊韵平操纵达芬奇机器人,用机械臂精准地将喉部肿瘤完整切除,手术也在一个半小时内顺利完成。

    术后第三天,刘先生就可以下床活动了。如今康复出院的刘先生,也把陪伴半生的烟盒锁进抽屉。

    医生提醒,长期吸烟或饮酒、年龄在50岁以上、有喉部慢性炎症或良性肿瘤病史及有家族史的患者都是喉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一次喉部检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早诊早治。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练洁雯通讯员郑诗颖陈泽淳文/图